你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技术创新让“老制造”焕发“新活力”
日期:2025-11-17 来源: 铜陵新闻网 浏览次数:

■ 孙照柱 汪远 谢康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郊区经开区的孚悦科技有限公司,只见车间内半自动化组装生产线正高效运转,一批经过优化升级的新能源电池铝壳及盖板产品正加紧生产。

“当前,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我们每年的研发投入也在持续增加,今年已投入800万元,全年产值预计可达1.2亿元。”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鲍启兵表示,未来,他们将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力争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据介绍,近年来,为满足市场对生产效率和产品安全性的要求,该公司不断推进技改升级,生产线日产量从人工时代的15万套提升至半自动化的25万套,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原材料优化进一步增强了产品性能,满足客户的高标准需求。

强化研发是企业“破圈”的关键。同样位于郊区经开区的安徽鸿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室内,团队正紧锣密鼓地对DP80抗干扰视频传输件进行最终测试。“我们的订单已排至2026年1月,公司2025年产值预计突破60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曹昊表示。

该公司自2023年投产以来,年产值持续增长,这得益于产品线的升级。据悉,该公司始终保持研发投入与产值同步增长,通过市场调研捕捉客户痛点,联合高校专家组建研发团队攻关。“在研发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难以攻克的难点,郊区经开区及时伸出援手,为我们牵线搭桥,促成与吉林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最终成功解决了难题。”曹昊说。目前,该公司新产品已进入测试阶段,最终将根据客户反馈进行定案并投入量产。

近年来,郊区坚持为企业创新培育与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链条保障,着力推动企业以自主研发为核心、以数字技改为抓手、以创新驱动为引擎,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在产业转型升级、科创平台搭建、科技人才汇聚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从“制造车间”向“智慧工厂”转型。目前,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4家,2024年全区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达3000余万元。

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也是“最大增量”。“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这为我们未来五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郊区科技工业信息化局局长钱毅表示,下一步,郊区将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深化“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机制,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