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创新三维服务,招投标“减负提速”
日期:2025-11-18 来源:铜陵新闻网 浏览次数:

■ 记者 陈燕飞

“多亏了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我们项目的监理服务才能及时衔接施工,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日前,铜陵大江投资控股公司项目负责人季女士说。

铜陵经开区入湖口上游生活集中区雨污管网改造及市政道路生活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是落实2024年省生态环保督察要求的“硬任务”。今年8月,新一轮省生态环保督察组进驻核查时,作为施工关键配套的监理项目却卡在招标计划公示阶段。季女士告诉记者,按常规流程,招标计划公示需满30日,“一旦延误,不仅整体工期要拖后,更可能影响督察整改成效。”

接到该工程缩短公示申请后,该局通过“调度会商”快速响应,以“特事特办”破解政策时限与整改攻坚的矛盾。

这样的紧急需求,在重大项目尤其是督察整改、民生应急类项目推进中并不少见。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副局长孔海斌介绍说,随着我市2025年市本级政府投资计划、重点项目清单落地,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重大项目招投标环节常面临“紧急需求难响应、关键节点难把控、整改任务难落地”的困境。

如何破解难题?该局创新推出“清单+调度+走访”三维服务模式,为重大项目招投标提供全周期、精准化、高效能保障。

只有项目全掌握、服务才有方向。如何让紧急重大项目需求“早落地”?该局构建重大项目招标计划清单管理体系,从源头打通紧急需求的对接通道,每月初梳理当月及季度重大项目建设招标计划,形成《重大项目建设招标计划清单》,专人跟踪紧盯“进度节点”,实时掌握项目招投标进展情况,避免因服务脱节导致项目延误。

围绕“问题快解决、项目不卡壳”,该局建立多层次调度会商机制,开通招投标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优先办理项目登记、发布招标公告、安排开评标场地等,共同谋划项目招标全流程最优计划,破解紧急项目的流程梗阻。

义安区铜基材料产业基地EPC项目是我市重点产业项目,项目计划6月底开工、12月交付使用,建设周期堪称“争分夺秒”。项目推进中,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尚未办结,若按常规流程等证件齐全后再启动招投标,会直接延误开工时间。

为此,该局经“专项会商”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在项目承诺中标通知办理前,补齐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前提下,提前办理项目登记、发布招标公告,20天后就顺利完成项目开评标。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一些项目单位编制招标文件不规范,这就会影响项目招投标。”孔海斌说。通过常态化走访座谈,与各区相关部门、项目单位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该局将服务“送上门”。

“在项目前期,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主动和我们对接,面对面梳理招投标全流程需求,专业化指导招标文件规范编制,合理设置‘评定分离’定标因素,提前帮我们排查潜在风险,为项目启动筑牢高效基石。”郊区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通过常态化走访座谈,该局累计收集项目单位意见建议40余条,优化“紧急项目专项通道”等服务举措15项。

据悉,自“清单+调度+走访”三维服务模式实施以来,该局推动重大项目招投标效率显著提升,重大项目平均招标周期缩短5个工作日,解决招投标环节的公示时间调整、开评标场地预约、材料核验等问题20余个,问题平均解决时限从10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